☆、【伍拾】十日淩空引長弓(二)
關燈
小
中
大
“即使知道命數如此,帝俊也真的打算不管教他的兒子了麽?”千傾蹙眉質疑道,“如此也未免太過涼薄。”
“並非不管教,而是無法管,”太一解釋道,“以你之言,後世之仙神大約已與人族相仿,出生之後靈識微弱,還須慢慢塑造,但現今神祇並非如此。帝俊之子雖為他與曦和所出,但血脈依舊流自太陽之精,先天之澤,衍生靈識,自化而成形。甫生於世雖修為未足,靈識卻強盛無比,性情已成,無可後天培養。”
“可是日後十日淩空,洪荒寸寸焦土,民不聊生啊。”千傾猶然嘆道。
太一卻望著她意味不明地道:“民不聊生?帝俊斷然不會使妖魔族受損,所謂的民皆是巫族、人族,削弱人族、巫部勢力,帝俊倒是求之不得。”
千傾一時啞然,她之所言不過憑據史書所載,但她所見之史書為軒轅族人所傳,記載之間難免有所偏頗。她訥訥道:“但無論妖魔,還是人族、巫族皆是生靈,我明知因其故而死傷無數,卻無法解其命數,實在是內心難安。”
太一無奈地嘆息道:“我不是曾與你說過,若能擺脫,便不是命數了。自人族現世以來,其氣運無窮,不斷繁衍生息,其勢如虹。巫部為與人族相抗,亦是不斷繁衍增長。而妖魔之族天資卓越,天賦異能,卻極難繁衍,有漸下之勢。遂金烏應天命而生,生性桀驁不馴,與日爭光,禍滅人族巫部,抑其之數。但亦由於其勢太過,註定不得久存於世。”
千傾聞言,心下悵然,“一切盡在天命之中,那存於世,又有何意?”
“難得你也會探討這種問題,你不是一聽論道便昏昏欲睡麽?”太一奇異地望她一眼,說得。
千傾一本正經道:“聞人論道是論他人之道,未達於心,自是不以為意。然而我如今心生感慨,至於道理,自然意欲求解。”
“你說得好有道理。”太一似笑非笑地道,“天命之數盡在大勢之中,並非盡然至微末。而世間生靈入世即入勢,所謂命數生死、愛恨癡嗔盡歸於其心。既知命數又如何,不知命數又如何,無論順勢而為,逆勢而去,淩駕萬物,隨波逐流皆是其本心之道,若能固其本心,憑本心之道存於世,便是存世之意。”
千傾莫名道:“我不是很明白。”
太一回過頭,負手而行,說道:“看你的模樣就是沒得慧根的,反正意思就是你想那麽多幹嘛,該幹嘛幹嘛去。”
千傾:“……”
洪荒之中的千年,也不過是一陣輕風自南荒往北極的一陣流轉而回。昔日之金烏雛鳥已長成滔天之姿,聚太陽之精,合至陽之氣,展翅而起,騰空之時,堪與烈日爭輝。
帝俊知其命數,雖不欲抑其性情,但畢竟身為人父,亦不能無所作為,是以命其每日浴於扶桑之下,湯谷之中,消弭其暴烈陽氣。且每日僅有其一可禦日而出,光耀天地。
金烏本性暴烈,縱使兄弟之間,為奪禦日之機,時不時亦會大打出手,令帝俊與曦和大為頭疼,不得不為其排序,令其輪流按序外出巡天。此舉不無公平,一段時日之間得以相安無事。但時日一長,金烏本性桀驁,日日困於扶桑之下,湯谷之中,每十日方能外出一回,逐漸心生不耐,遂時常暗上天際,於濃雲之後掩人耳目。但見無人制止,氣性越漲,以致十日同出。
十日當空,洪荒之中熱氣徒生,草木焦黃,荒土寸裂,靠水土稼穡而生之人族巫部難以存活,不堪忍受,遣族中大能者欲誅殺金烏。金烏天賦奇能,禦太陽精火,將來犯者盡數化為焦灰齏粉,無有敗績,倒越助其傲烈之性,時常蓄意挑釁人族巫部,以致其死傷無數。
帝俊知金烏之性不可抑,對其只為漸視而不見,樂見其成。人族、巫部之數一時銳減,妖魔再度稱雄。軒轅、神農見此大怒,終出而征之,帝俊、太一領妖魔之軍與之戰於荒原闊海之間,戰事斷續數月,山傾地陷,狂瀾滔天,卻是兩敗俱傷之局,雙方不得不同時收兵,諸神各自閉關恢覆。
帝俊之十子於兩廂收兵之後,依舊不改其行,甚至怒於人族生其戰事,越發變本加厲。洪荒之上,一時餓殍遍野,焦屍堆積。
是時,巫部有大巫名曰羿者,天生神力,有碎石裂地之能,尤擅箭藝,有百步穿楊之技。羿恨極金烏淩空,令無數部族遭劫身亡,終日念念射殺之,卻空有神力技藝,而無神通之器。
為求神通之器,羿不遠萬裏而至九黎部,敘其心志,終得巫族之神蚩尤賜神弓銳箭,羿大喜過望,當持神弓,逐日之跡,越山渡水九十九數,終至於東海,登臨東海之山,上接天日,下臨波濤,挽神弓,搭銳箭,望日而連發九射,盡數皆中。金烏哀鳴,響徹天地,血落如金,其九盡沈東海,惟其一而逃,速歸太陽宮。
雖然已知天命如此,但帝俊向來不信命數,於閉關中乍聞此事,一時驚怒不已,而又悲涼徒生。曦和更是怒發沖冠,差點便要直沖巫族部落,追殺後羿。帝俊卻將她按住,神情冷峻道:“若非我們閉關,羿縱然天生神力,縱持神弓,又如何射殺金烏,此事大有蹊蹺。”
曦和目眥欲裂,怒道:“不論有何蹊蹺,巫族決不能放過!”
“自然如此,”帝俊冷然道,“但事情始末必要徹查,但凡傷我兒者必要付出代價!”
當太一聞訊而至太陽宮時,但見帝俊端坐殿中高位,一雙金眸中仿若溶入碎冰。面前案上九只箭矢橫列,箭身華光流溢,銳氣彌漫,未看便知絕非凡品。
“我自東海中搜尋出我兒屍身,此九箭為傷其之物。”帝俊語氣僵冷道。
太一拿起其中一只,細細打量,此箭矢上箭尖之銳利,但凡稍近,未觸其鋒芒便可見血,其上更附細刺倒鉤,輕易不可拔出,一寸一毫皆精妙絕倫,非天工所不能造。其材質是為北海寒礦,觸之冰寒刺骨。
“此箭當是巧奪天工之器。”太一將箭矢放下,說道,“據聞巫族擅長鍛造神兵利器,看來果真如此。但若射日弓之材質與此箭一般無二,卻尚不足以克制金烏之暴烈陽氣。”
帝俊目光一閃,沈冷道:“聞此事後我將羿及其所在巫部盡滅,蹊蹺的是並未見到射日弓蹤跡。我心生疑慮,將羿之記憶盡數抽取,卻發現那射日弓之材質疑似……昆吾之銅①。”
太一眉間蹙起,說道:“此弓箭據聞為蚩尤賜予羿,助其成志。如此說來,卻又不盡然。自金烏淩空後,先是軒轅尋釁,傷我族之元氣,令與金烏血脈相連者盡數閉關。恰逢此時,羿得之神兵利器以射日,其後這神弓卻又不見蹤影,再加之射日弓之材質……此事未免太過巧合。”
帝俊嗤道:“軒轅不知是太過自以為是,還是當我是傻子。”
太一卻微微搖首,說道:“此計甚妙,若你一怒之下貿然與巫族開戰,兩敗俱傷,他們正可漁翁得利。而你縱然發現其中蹊蹺,懷疑到他身上,卻依然沒有證據。且以如今我族之勢,又絕無可能同時對敵兩族。”
“但不報此仇,又如何甘心。”帝俊恨道。
“此局非不可破之,”太一垂眸沈吟道,“巫族與人族勢眾,且大部分需依賴水土五谷而生,是以其為爭水土肥美之地,爭端無數,早已成不解之仇怨,彼此間無法信任,斷無可結盟聯兵。正如先前縱然金烏禍及兩族,軒轅卻寧可暗中設計協助巫族射殺金烏,也不會堂而皇之地與巫族聯兵征討我族。而我族往往固守一方山川,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,雖偶有摩擦,但與雙方仇怨皆不大。若你非報仇不可,不妨以此而入說於軒轅或蚩尤,先解決一方,再圖另一方。”
帝俊眼簾微闔,似在思慮。
太一望他一眼,繼續道:“蚩尤為人孤傲,且剛愎自用,除其九黎兄弟八十一人外,從不與外人結交。而軒轅為狡猾虛偽之徒,與之結盟亦需慎之又慎。但人族如今雖為軒轅、神農所用,女媧與伏羲卻隱於其後,暗地註目,若人族有滅亡之勢,他們不會袖手旁觀。你須三思而後行。”
“我心中有數。”帝俊道。
軒轅宮氣勢恢宏,堂皇矗立於層層疊疊、鱗次櫛比之中央,斂天地之華,收四方之氣。這巍峨宮殿之主此時正站立高樓之上,聽著臣屬來報帝俊來訪,也不由英眉微挑,似是有幾分詫異,卻很快言道:“請他上來罷。”
兩族之主同立高樓之上,卻依舊各據一方,分庭抗禮。軒轅為主,先開口道:“突然來訪,有何貴幹?”
帝俊念為子報仇大計,沒心思再與他各打啞謎,逞口舌之利,直截了當道:“是為共謀巫族之事。”
軒轅似笑非笑道:“聽聞你之愛子身故於巫族之手,深表遺憾。但你也知前陣你我兩族方興征戰,如今我族休養生息,不欲貿然出兵。”
帝俊目光冷銳如箭,直直望著他,說道:“收起你的巧言令色罷,你以為我不知此事推波助瀾者是為誰。你向我族發起戰事,待我負傷閉關時,正好巫族之人射殺我兒,難道盡是巧合。”
軒轅微微轉過身,目光落向高樓之下城鎮街道星羅棋布,卻依舊是似笑非笑的神情,“那又如何,你可有證據?”
帝俊冷然而笑道:“你以為我是你,需要證據,興所謂仁義之戰?我族之中,我的話便是證據。若你不應,我轉而可與巫族聯軍,蚩尤雖孤傲剛愎,但想必對滅你族之事亦有興趣。你真有本事,不妨與巫族結盟來對付我族。”
軒轅終是神色微變,眉目漸沈冷而下,“沒想到你竟能如此隱忍,真不錯。”
“繆讚。”帝俊亦冷道。
軒轅心念一轉,權衡利弊,當機立斷道:“聯兵之事,我應了。”
作者有話要說: ①王嘉《拾遺記》:“昆吾山,其下多赤金,色如火,昔黃帝伐蚩尤,陳兵於此。地掘深百尺,猶未及泉,惟見火光如星。地中多丹,練石為銅,銅色青而利。”
還有一種流傳比較廣的說法是《名劍記》引用《廣黃帝本行紀》記載“軒轅采首山之銅,鑄劍,以天之古字題名。” 而《廣黃帝本行紀》中卻沒有此段落。因此應是後人杜撰。
所以選了第一種。
以上資料出自維基百科=。=細枝末節,不必計較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並非不管教,而是無法管,”太一解釋道,“以你之言,後世之仙神大約已與人族相仿,出生之後靈識微弱,還須慢慢塑造,但現今神祇並非如此。帝俊之子雖為他與曦和所出,但血脈依舊流自太陽之精,先天之澤,衍生靈識,自化而成形。甫生於世雖修為未足,靈識卻強盛無比,性情已成,無可後天培養。”
“可是日後十日淩空,洪荒寸寸焦土,民不聊生啊。”千傾猶然嘆道。
太一卻望著她意味不明地道:“民不聊生?帝俊斷然不會使妖魔族受損,所謂的民皆是巫族、人族,削弱人族、巫部勢力,帝俊倒是求之不得。”
千傾一時啞然,她之所言不過憑據史書所載,但她所見之史書為軒轅族人所傳,記載之間難免有所偏頗。她訥訥道:“但無論妖魔,還是人族、巫族皆是生靈,我明知因其故而死傷無數,卻無法解其命數,實在是內心難安。”
太一無奈地嘆息道:“我不是曾與你說過,若能擺脫,便不是命數了。自人族現世以來,其氣運無窮,不斷繁衍生息,其勢如虹。巫部為與人族相抗,亦是不斷繁衍增長。而妖魔之族天資卓越,天賦異能,卻極難繁衍,有漸下之勢。遂金烏應天命而生,生性桀驁不馴,與日爭光,禍滅人族巫部,抑其之數。但亦由於其勢太過,註定不得久存於世。”
千傾聞言,心下悵然,“一切盡在天命之中,那存於世,又有何意?”
“難得你也會探討這種問題,你不是一聽論道便昏昏欲睡麽?”太一奇異地望她一眼,說得。
千傾一本正經道:“聞人論道是論他人之道,未達於心,自是不以為意。然而我如今心生感慨,至於道理,自然意欲求解。”
“你說得好有道理。”太一似笑非笑地道,“天命之數盡在大勢之中,並非盡然至微末。而世間生靈入世即入勢,所謂命數生死、愛恨癡嗔盡歸於其心。既知命數又如何,不知命數又如何,無論順勢而為,逆勢而去,淩駕萬物,隨波逐流皆是其本心之道,若能固其本心,憑本心之道存於世,便是存世之意。”
千傾莫名道:“我不是很明白。”
太一回過頭,負手而行,說道:“看你的模樣就是沒得慧根的,反正意思就是你想那麽多幹嘛,該幹嘛幹嘛去。”
千傾:“……”
洪荒之中的千年,也不過是一陣輕風自南荒往北極的一陣流轉而回。昔日之金烏雛鳥已長成滔天之姿,聚太陽之精,合至陽之氣,展翅而起,騰空之時,堪與烈日爭輝。
帝俊知其命數,雖不欲抑其性情,但畢竟身為人父,亦不能無所作為,是以命其每日浴於扶桑之下,湯谷之中,消弭其暴烈陽氣。且每日僅有其一可禦日而出,光耀天地。
金烏本性暴烈,縱使兄弟之間,為奪禦日之機,時不時亦會大打出手,令帝俊與曦和大為頭疼,不得不為其排序,令其輪流按序外出巡天。此舉不無公平,一段時日之間得以相安無事。但時日一長,金烏本性桀驁,日日困於扶桑之下,湯谷之中,每十日方能外出一回,逐漸心生不耐,遂時常暗上天際,於濃雲之後掩人耳目。但見無人制止,氣性越漲,以致十日同出。
十日當空,洪荒之中熱氣徒生,草木焦黃,荒土寸裂,靠水土稼穡而生之人族巫部難以存活,不堪忍受,遣族中大能者欲誅殺金烏。金烏天賦奇能,禦太陽精火,將來犯者盡數化為焦灰齏粉,無有敗績,倒越助其傲烈之性,時常蓄意挑釁人族巫部,以致其死傷無數。
帝俊知金烏之性不可抑,對其只為漸視而不見,樂見其成。人族、巫部之數一時銳減,妖魔再度稱雄。軒轅、神農見此大怒,終出而征之,帝俊、太一領妖魔之軍與之戰於荒原闊海之間,戰事斷續數月,山傾地陷,狂瀾滔天,卻是兩敗俱傷之局,雙方不得不同時收兵,諸神各自閉關恢覆。
帝俊之十子於兩廂收兵之後,依舊不改其行,甚至怒於人族生其戰事,越發變本加厲。洪荒之上,一時餓殍遍野,焦屍堆積。
是時,巫部有大巫名曰羿者,天生神力,有碎石裂地之能,尤擅箭藝,有百步穿楊之技。羿恨極金烏淩空,令無數部族遭劫身亡,終日念念射殺之,卻空有神力技藝,而無神通之器。
為求神通之器,羿不遠萬裏而至九黎部,敘其心志,終得巫族之神蚩尤賜神弓銳箭,羿大喜過望,當持神弓,逐日之跡,越山渡水九十九數,終至於東海,登臨東海之山,上接天日,下臨波濤,挽神弓,搭銳箭,望日而連發九射,盡數皆中。金烏哀鳴,響徹天地,血落如金,其九盡沈東海,惟其一而逃,速歸太陽宮。
雖然已知天命如此,但帝俊向來不信命數,於閉關中乍聞此事,一時驚怒不已,而又悲涼徒生。曦和更是怒發沖冠,差點便要直沖巫族部落,追殺後羿。帝俊卻將她按住,神情冷峻道:“若非我們閉關,羿縱然天生神力,縱持神弓,又如何射殺金烏,此事大有蹊蹺。”
曦和目眥欲裂,怒道:“不論有何蹊蹺,巫族決不能放過!”
“自然如此,”帝俊冷然道,“但事情始末必要徹查,但凡傷我兒者必要付出代價!”
當太一聞訊而至太陽宮時,但見帝俊端坐殿中高位,一雙金眸中仿若溶入碎冰。面前案上九只箭矢橫列,箭身華光流溢,銳氣彌漫,未看便知絕非凡品。
“我自東海中搜尋出我兒屍身,此九箭為傷其之物。”帝俊語氣僵冷道。
太一拿起其中一只,細細打量,此箭矢上箭尖之銳利,但凡稍近,未觸其鋒芒便可見血,其上更附細刺倒鉤,輕易不可拔出,一寸一毫皆精妙絕倫,非天工所不能造。其材質是為北海寒礦,觸之冰寒刺骨。
“此箭當是巧奪天工之器。”太一將箭矢放下,說道,“據聞巫族擅長鍛造神兵利器,看來果真如此。但若射日弓之材質與此箭一般無二,卻尚不足以克制金烏之暴烈陽氣。”
帝俊目光一閃,沈冷道:“聞此事後我將羿及其所在巫部盡滅,蹊蹺的是並未見到射日弓蹤跡。我心生疑慮,將羿之記憶盡數抽取,卻發現那射日弓之材質疑似……昆吾之銅①。”
太一眉間蹙起,說道:“此弓箭據聞為蚩尤賜予羿,助其成志。如此說來,卻又不盡然。自金烏淩空後,先是軒轅尋釁,傷我族之元氣,令與金烏血脈相連者盡數閉關。恰逢此時,羿得之神兵利器以射日,其後這神弓卻又不見蹤影,再加之射日弓之材質……此事未免太過巧合。”
帝俊嗤道:“軒轅不知是太過自以為是,還是當我是傻子。”
太一卻微微搖首,說道:“此計甚妙,若你一怒之下貿然與巫族開戰,兩敗俱傷,他們正可漁翁得利。而你縱然發現其中蹊蹺,懷疑到他身上,卻依然沒有證據。且以如今我族之勢,又絕無可能同時對敵兩族。”
“但不報此仇,又如何甘心。”帝俊恨道。
“此局非不可破之,”太一垂眸沈吟道,“巫族與人族勢眾,且大部分需依賴水土五谷而生,是以其為爭水土肥美之地,爭端無數,早已成不解之仇怨,彼此間無法信任,斷無可結盟聯兵。正如先前縱然金烏禍及兩族,軒轅卻寧可暗中設計協助巫族射殺金烏,也不會堂而皇之地與巫族聯兵征討我族。而我族往往固守一方山川,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,雖偶有摩擦,但與雙方仇怨皆不大。若你非報仇不可,不妨以此而入說於軒轅或蚩尤,先解決一方,再圖另一方。”
帝俊眼簾微闔,似在思慮。
太一望他一眼,繼續道:“蚩尤為人孤傲,且剛愎自用,除其九黎兄弟八十一人外,從不與外人結交。而軒轅為狡猾虛偽之徒,與之結盟亦需慎之又慎。但人族如今雖為軒轅、神農所用,女媧與伏羲卻隱於其後,暗地註目,若人族有滅亡之勢,他們不會袖手旁觀。你須三思而後行。”
“我心中有數。”帝俊道。
軒轅宮氣勢恢宏,堂皇矗立於層層疊疊、鱗次櫛比之中央,斂天地之華,收四方之氣。這巍峨宮殿之主此時正站立高樓之上,聽著臣屬來報帝俊來訪,也不由英眉微挑,似是有幾分詫異,卻很快言道:“請他上來罷。”
兩族之主同立高樓之上,卻依舊各據一方,分庭抗禮。軒轅為主,先開口道:“突然來訪,有何貴幹?”
帝俊念為子報仇大計,沒心思再與他各打啞謎,逞口舌之利,直截了當道:“是為共謀巫族之事。”
軒轅似笑非笑道:“聽聞你之愛子身故於巫族之手,深表遺憾。但你也知前陣你我兩族方興征戰,如今我族休養生息,不欲貿然出兵。”
帝俊目光冷銳如箭,直直望著他,說道:“收起你的巧言令色罷,你以為我不知此事推波助瀾者是為誰。你向我族發起戰事,待我負傷閉關時,正好巫族之人射殺我兒,難道盡是巧合。”
軒轅微微轉過身,目光落向高樓之下城鎮街道星羅棋布,卻依舊是似笑非笑的神情,“那又如何,你可有證據?”
帝俊冷然而笑道:“你以為我是你,需要證據,興所謂仁義之戰?我族之中,我的話便是證據。若你不應,我轉而可與巫族聯軍,蚩尤雖孤傲剛愎,但想必對滅你族之事亦有興趣。你真有本事,不妨與巫族結盟來對付我族。”
軒轅終是神色微變,眉目漸沈冷而下,“沒想到你竟能如此隱忍,真不錯。”
“繆讚。”帝俊亦冷道。
軒轅心念一轉,權衡利弊,當機立斷道:“聯兵之事,我應了。”
作者有話要說: ①王嘉《拾遺記》:“昆吾山,其下多赤金,色如火,昔黃帝伐蚩尤,陳兵於此。地掘深百尺,猶未及泉,惟見火光如星。地中多丹,練石為銅,銅色青而利。”
還有一種流傳比較廣的說法是《名劍記》引用《廣黃帝本行紀》記載“軒轅采首山之銅,鑄劍,以天之古字題名。” 而《廣黃帝本行紀》中卻沒有此段落。因此應是後人杜撰。
所以選了第一種。
以上資料出自維基百科=。=細枝末節,不必計較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